在鹽城港響水港區,一線職工的“小發明、小改造、小革新”正成為推動港口提質增效的重要力量。今年以來,港區深入開展“五小”創新活動,累計落地實施創新項目15項,直接創造經濟效益超過500萬元,以實際成效彰顯了“微創新”驅動大變革的顯著作用。
小技改守護大安全
針對港口夜間作業能見度低、安全隱患大的痛點,一線技術人員自主研發的“正面吊人機交互安全警示系統”發揮了關鍵作用。該系統通過加裝智能示廓燈帶,實現作業區域動態警示與人機安全距離預警,投入使用后夜間作業事故率下降達10%,以最小成本實現了安全效能的大幅提升。
霧幕追蹤,守護港口“生態藍”
在綠色生態港口建設方面,響水港區的創新實踐同樣亮眼。“門機隨動抑塵系統”創新采用霧幕追蹤技術,使作業區域PM2.5濃度顯著下降30%。這些創新技術的應用,讓傳統港口作業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。
數字化重塑管理范式
面對碼頭卸扣管理中長期存在的臺賬偏差率高、檢測手段缺乏、報廢浪費嚴重等難題,港區創新推出“工屬具智能管理系統”。該系統通過“一物一碼”鋼印標識技術,結合物聯網數據實時采集與AI智能分析,實現了卸扣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管理。項目實施后預計將實現三大突破:重型規格卸扣利用率延長20%,工屬具年采購成本降低10%,檢查準確率提升10%,降低了斷裂隱患問題發生,改變了傳統“一刀切”的粗放管理模式。
“人人關注創新、崗位成就創新”。響水港區將繼續深化“五小”創新機制建設,搭建更多創新成果轉化平臺,讓一線員工的“金點子”真正轉化為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的“金鑰匙”,為加快建設高質量發展港口注入持續創新動力。